2010年7月21日星期三

山林笔记一则

今年气候极度异常,气温波动,常有凄风苦雨,时而雨雪交替,春寒久恋不离,似乎就要这样直接把我们送到夏天。

阴冷裹挟沉闷。在这种天气,在寂静的山林里行走是个不错的选择,因为寂静和沉闷是邻居,大家都比较接近无。 无就是没有,可是无生道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说的是道家的道理。

王重阳师徒的遗迹仍然顽强地存在:已经冷清的洞穴、仍然清澈的水井,等等。

有许多山林里的修炼者割不断和世俗的联系,有时甚至更关心国家大事,或者是在寂静中更有条件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和博弈策略,时不时就出山干涉一下世事。鬼谷子的两对弟子早就做过这些事情。面对宋、金、蒙的消长局面,王重阳的高徒丘处机带着他自己的18位门徒走到花剌子模,面见征战中的成吉思汗,说他“一言止杀”可能过了一些,但至少是大大地减低了生灵涂炭的程度。我于是想起小时候见到的一幅对联:“入深山修真养性,出古洞四海扬名。”由此联想到另外一些事,这已是题外话。

丘道长生于栖霞,是我计划要拜访的地方。

麻姑是道家尊崇的传说中的仙人或仙姑,曾三历东海沧桑,那是何等程度的地老天荒?她老人家在这里的痕迹为山林增加更多的仙气。也是在我小的时候,见到有一幅年画,上面有寿星,有麻姑,主题自然是追求高寿了。文革开始后再没见过。现在,这一方面的禁锢已经消除,应该多少捡起来一些了。

古往今来,道家的女性大师时或有之,丘处机的师姐孙不二为其一。孙道长亦在此修行得道,和丘道长一样手创一门派或支脉。

某个山段有一种大型岩石块,石块内含颗粒状碎石,小、形状不规则、分布匀而密。碎石显然比把它们混合在一起的石料质地坚硬,因为碎石在侵蚀后的麻面凸出。这种效果使实则天造的石块貌似人工凝成。设想在远古时代,造化在这里生成一个临时的搅拌机,把滚烫的、奔腾着的岩浆混入碎石,轰轰烈烈,何等壮观!

有一块这种麻面石状如石棺,提示着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暂短。

走过了那一段路,就再也没有看见上述那种石头。

冯德英的三本小说讲了7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故事,50年前感动了大量读者。《苦菜花》里塑造了一位母亲,母亲好像没有名字,就叫母亲,就是母亲。那个团长、英雄于得水(于得海的原型)养伤的岩洞还在。记得最清晰的小说情节包括于团长和柳八爷的互动、青头白腚的萝卜、七子和妻子用手榴弹在地窖里自杀、“兰子的身子断了”,等等。于得水在战争中受重伤七次,没有死,最后在文革中被害,可叹的英雄末路。

山野上的落叶植物尚在复苏的过程中,不显眼。给林子贡献绿色的主要角色是常青乔木松、杉之属,其中偶尔可见的赤松最为惹眼。赤松树干红亮挺拔,整体清清爽爽、婷婷袅袅,有天女之风,与长白美人松同样动人:或令人肃然起敬,或移动人之魂魄,或两者兼而有之。然而,古往今来,包括我辈在内的人不知爱怜,对赤松的采伐行为过于严重,有时甚至劈之为柴薪,以至于出现如今的濒危局面。现在,赤松已被列为珍稀树种,受到重点保护。

林子里有远离污染源的山野菜。有一种弱草叫霞草,本地人民称之山蚂蚱(讹传为山木楂、山苜楂、山么楂)。有人说山蚂蚱类似蚂蚱菜但特生于高山之坡,故名。无论如何,山蚂蚱熟食口感柔滑,微酸,健脾强胃,属罕见山野菜。

有一种细木叫楤木,通体有尖利的刺,小时如灌木,长大如乔木,属于五加科。我感觉好像全国各地人民都称其枝叶的幼芽为刺老芽(又被写作刺老鸭、刺老鸦,等等),焯一下蘸酱,微苦,通宣理肺,山野菜中的极品。

希望山野菜能被有限制地采摘。比如刺老芽。如果采顶部而保周边,可使之横向发展;如果采周边而保顶部,可使之增高;如果只采已脱离幼芽状态的芽,可使幼芽继续生长。见有村妇,不论上下长幼,一律采下,类似竭泽而渔,属于不当行为。

道长们所居石洞。洞里有诸位道长的塑像,随意拍照近乎冒犯,所以只照洞外。


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。



道长们所用水井。水面距离井口不盈尺,搯而可饮。


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。


棺材样的麻面石。这是粗粝和方正的结合。


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。


鹤立鸡群的赤松。苏世独立,横而不流。


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。


就餐的森林餐厅。当坐下来品尝山珍的时候,我不能不佩服造物者想的周到。


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。



餐桌上的刺老芽


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。


坚挺着的刺老芽。这样的照片,盯着看,立体的效果就出来了。在认知心理学基础课的课堂上,这是一项基本实验。


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。


餐桌上的山蚂蚱。零落成泥碾作尘,只有香如故。


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。


枯草中的山蚂蚱。蚂蚱本动物,静则为山草。


点击这里或图片本身可能有机会看比较清晰的图片。


椰子
2010年4月25日于昆嵛山